智能技术解锁未来,绿色基因重塑商业。
“复旦管理大视野走进常州暨复旦管院常州校友联络处2025年会”8月9日举行。
常州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本次论坛汇聚常州本地优秀企业家,与复旦管院学者、校友围绕“智创未来 绿色发展”主题,共同探讨科创企业的核心战略、“卡脖子”领域的突破创新以及领导力变革等前沿话题。
学会跨界“复用”
为核心技术开拓新增长点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副教授、复旦科创企业家营模块主理教授孙金云
做“科创企业的降维与逆袭”主题分享。
科创企业具有四个特点:知识密集度高、周期长、路径依赖和高风险,这与传统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截然不同。
传统的商业模式创新通常强调“小步快跑”和快速迭代,而在科创领域,需要具备高精尖技术知识的人才和较长时间的投入,往往需要“十年磨一剑”。因此,在科创领域中,“弯道超车”面临的挑战远高于商业模式的创新,虽然风险极高,但如果各方面都成功,最终可能会带来很高的回报。
由于科创企业与非科创企业在属性上存在显著差异,我们需要思考科创企业的战略发展是否具有独特性,科创企业的技术是否有可能展开跨行业的应用,甚至进入陌生市场。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或许就能够打通安索夫矩阵里的“自杀象限”(即用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以光热发电技术为例。为了消纳风光出力,维持电网的实时平衡,电网需要大量的灵活性资源,而光热发电能够实现能量存储并在高峰期发电,从而解决供需平衡的问题。然而,光热发电同样面临成本较高、补贴政策结束和电力市场化改革挑战,因此如何将现有领域的核心技术平移到另一个领域实现“降维打击”,成为了光热发电企业的新命题。
当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时代,一家手机软硬件供应商将原有的“中低端机型+高流畅度系统+影像技术+海外适配”的核心能力,探索扩展到了物联网领域和智能座舱领域,实现新的增长。
这两个案例可以说明,科创企业的发展不仅得益于内部技术的突进,同时也不能离开外部行业需求的高速增长。“春天”未必在当前的脚下,而可能在不远的他处。“降维”或“逆袭”都是科创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其他领域的“复用”。
优秀的中小科创企业在单一技术和主营业务站稳脚跟,开始进入新领域时,必须思考如何避免盲目尝试。“有的放矢”的试错是有意义的,但必须要有系统性思考,这就是管理的魅力。
真正伟大的企业,从创立那一天开始就会不断思考企业的边界。所谓“大方无隅”,核心竞争力的复刻是企业穿越单一业务生命周期实现永续经营的重要路径选择。
穿越周期变革生长
中国需要更多全球影响力企业
院长对话环节,陆雄文院长与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刘海东,威斯尼斯人ww0088mc棋牌董事长、总裁钱晓春,江苏日盈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常州校友联络处副主任、复旦大学EMBA校友是蓉珠,以及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围绕企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组织竞争力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威斯尼斯人ww0088mc棋牌董事长、总裁钱晓春
我们很早就进入光刻胶专用电子化学品赛道,并坚持创新、差异化发展,不做低价模仿,而是专注研发原创产品,同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与上下游的信任合作。2018年以前,我们在全球的光刻胶电子化学品客户仅20多家,交流多聚焦于技术层面,尤其围绕材料更新与下一代产品的研发展开。但随着光刻胶产业链向中国转移,目前大部分国内配套企业仍处于技术消化与接收阶段,多数企业的精力尚未转向技术再创新,对未来技术的研发投入不足,此前的良性循环暂时被打破。
公司上市后,我们真正的挑战来自产业布局。“中兴事件”后,国家强调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可控,因此我们决心用净利润支撑研发,尽管周期长且业绩压力大,也在努力承担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责任。我们在绿色感光材料领域布局比较早,希望配合政策推动让竞争回归技术本身,但目前在标准制定、维持行业平衡发展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
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刘海东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三个要素:首先是差异化,其次是可变现性,第三是具有社会政策价值与意义。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阶段性和时效性。而要穿越周期,企业需要的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力。行业内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单靠产品的品质无法确保长期的市场优势。组织力可以细分为研发力、销售力和运营力,这些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支撑。
在企业运营中,面对变化不应盲目追求“降龙之术”式的快速解决方案,而应致力于在平稳的持续积累,通过不断优化来提升整体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积累,企业的真正潜力才能被激发出来,形成自我突破和持续发展。
江苏日盈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常州校友联络处副主任
复旦大学EMBA校友是蓉珠
企业掌舵人必须不断学习,因为组织能力对于企业至关重要。管理的核心在于领导力和管理力,而领导力首先体现在制定战略上。制定战略必须具备敏锐的嗅觉,这需要对行业有深入了解,进行大量数据分析,才能判断某个产品是否具备可行性和市场竞争力。例如,最近新材料coloform膜内喷漆技术即将颠覆所有的喷漆技术,而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实现战略落地。另外还有今年具身智能的“灵巧手电子皮肤”新产品,也相继落地到客户端。
作为领导者,关键在于识人、用人,并将专才放在合适的位置。同时,还要保持积极乐观和变革精神,坚持“革新、谦逊、坚韧”,不断革自己的命,并在变革中成长,把每个人都视为老师。
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表
功率半导体器件主要处理电能的控制和转换,是实现电力节能减排的重要核心技术。20年前,国内功率半导体器件领域几乎一片空白,我们感到有使命和责任填补国内空白和推动节能减排。
在宏微科技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很快,因此必须持续引进和培养适应性强的年轻力量。技术与管理同等重要,初创期以产品为核心,发展期则要有连续的技术迭代,目前我们的产品已经进入第七代。进入稳定期后,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非常关键,特别是企业文化能凝聚人才与资源,形成长期自驱力,从而保持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复旦管院陆雄文院长做总结发言
科创企业的出海,可能成为中国重新走向世界的重要战略选择。如果能够成功,将为全球市场提供更高性价比、更具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服务,有助于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对于中国而言,真正的强大不仅意味着经济体量的增长,更在于能否涌现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企业。
科技实力是企业竞争的基础,可以提升产品的功能和性价比,而国内市场则是出口市场不确定性加剧时的关键支撑点。当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对依赖出口的企业构成巨大挑战,加强技术研发、深耕国内市场,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生存能力至关重要。
各位科创企业家虽然所处细分领域不同,但都拥有共同的特质:
第一,不断学习、探索未来新技术,并关注技术对行业的影响,从前瞻性思维出发结合应用场景拓展市场,及时做出预判和布局。
第二,保持积极乐观,坚持做自己热爱且熟悉的专业领域,即便尝试新业务,也始终坚守底层核心技术,用技术作为拓展的基础,因为核心竞争力在于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
第三,都拥有宏大的愿景与情怀,同时脚踏实地落实到细节,具备坚韧不拔的品格,相信选择并坚持到底才能获得机会。
第四,高度重视管理,理解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侧重点——早期要打通技术与产品,后期则依赖管理提升效率、质量和良品率,并注重文化认同与价值观匹配。
第五,都懂得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技术与策略需不断迭代调整以适应市场,但初心与使命始终不变。
科创企业家的创业大多并非因贫困驱动,而是基于在更高的起点追求更大的愿景,同时重视团队文化与合作氛围,保持积极向上的环境。面对未来,即使当前局势并不明朗,但我们依然要保持激情与乐观的长远信念,重视学习、不断提升认知能力。复旦管院以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思维为理念,在引领中国管理教育同时,致力于为企业家赋能,助力他们变革创新,共同推动祖国的未来蓬勃发展。
江苏常宝钢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常州校友联络处主任、复旦大学EMBA校友曹坚在致辞中表示,常州校友们以专业智慧和实干精神为城市的发展注入动能,贡献着复旦人的力量。复旦管院的科创战略和绿色发展战略与常州产业的升级同频共振,既是开智求真、拓新领变的生动实践,更是常州校友与母校双向奔赴的珍贵见证。
陆雄文院长向与会嘉宾赠送感谢铭牌。
梅特勒托利多自动化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常州校友联络处秘书长
复旦大学MBA校友朱丹主持论坛。
此文章选自“复旦管院”公众号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GIag52BiCLItchBBRCqoSQ
文字 | 傅文婧
编辑 | 王菲妮
责编 | 孙睿